前不久,笔者以一位学生家长的身份,参加了成都市簇桥小学校举办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主题的家庭教育讲座。听了来自北京市的教育专家讲座,我倍受启发。相信:只要有了好的家庭教育,明天的太阳一定笑盈盈。
提到家庭教育,不少家长认为只有两种方式:一是说服;二是不服就用武力制服。真可谓“黄荆棍下出好人”。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家庭传统教育模式。殊不知,这种教育是起到一定作用,但将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伤痛。孩子有什么想法只好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自然变孤僻,不敢与任何人交流和沟通,更谈不上学习进步。
现代教育家们认为: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应是启蒙教育。因为,孩提时, 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孩子的启蒙老师自然是家长。教他如何称呼的是爸爸妈妈;还教他数数的还是他爸爸妈妈。:这个时期,孩子潜移默化不时受到了教育。可这种教育虽然是抽象的,不懂其意思和道理,但他可铭记心中,一辈子忘不了。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在家庭中是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子女所“克隆”。例如家长无意间说句骂人的话,可孩子很快就能拣到,就被派上了用场。
进入学校后,孩子受到的是知识教育:如怎样做人?如何学好文化?培养其健康心灵、健康的身体、教会交往的方法;如何生活?如何审美?怎样进行知识创新?等等。学校规范其学生的方方面面的行为,这是家庭不可代取的。
孩子虽然进了学校,但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其责任是双关的。
学校里,老师在不断地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其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俗话说:好方法,可使孩子学习轻松、愉快;好方法,可使孩子将复杂的问题筒单化。好习惯,可成就孩子一辈子。
且就好习惯而言,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
例一,某校二年级学生丁丁,以前爱睡懒觉,经常迟到。有一个暑假,他远方的亲戚来他家作客,其中,也带有一个也是二年的同龄的孩子。这孩子可勤快啦!每天六点准时起床,起来后做做操、嗽嗽口、背古诗。在他家住了三天,丁丁也被“磁化”了,学到了那位孩子的好习惯。从此,丁丁也改掉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成为了班上优秀学生。
例二,某校三年级学生强强,家庭条件好,整天吃零食,在家里,不好吃的不沾。久而久之,身体肥胖起来,造成了便秘,每次进厕所“方便”得大哭大闹,不久,身上长起毒疮,在医院,医生告诉他是营养过剩,少吃了如红苕、蔬菜等之类带粗纤维的食物。医生的话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此,强强也不再挑食了。
例三、某社区有一位叫红红的四年级女学生,语文成绩中下,最头疼的是作文。过去很少看课外书籍。一次,小区的孩子带他到高升桥购书中心逛,他一次买下了好几本《优秀作文精选》之类的课外书籍,如获似宝的她天天挤时间阅读,从中学到了不少写作手法、经典句子。尔后,他写作大有长劲,有些作文经老师斧正后,还上了校刊。
在家庭和学校里,情感教育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关键。
人的弱点就是服软不服硬。这里说的“软”字,从褒义上讲就是激励。从以下例子可以说明。
例一:有个叫小华的同学,本来在班上被排为倒数之列。有次学校召开家长会,小华十分害怕,不敢给家长说。第二天,学校的老师打来电话,又通知了小华的家长。他去了。聪明的家长开完后,回到家里,把反话正说,还表杨他学习有进步。结果,小华第二天高高兴上学了,变了一个人似的。从此,他有了好学和肯问的求知欲,成绩大幅度上升。期末,小华的考试成绩跃居全班前三名。
例二,有个叫小芳的高中女同学,本来成绩平平,有一次她试写了一篇散文经老师修改后被《成都晚报》刊用,还寄来了十元钱的稿费。一稿发表,激发了她写作欲,一发不可收拾。从那以后,她经常写稿,不断地被报刊所采用。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四川大学中文系。
有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在“川中”的一个边远山区,有个名叫“黑老壳”的人,生性就是小偷的料,偷东西小至果瓜蔬菜,大至猪牛。他有个儿子,仅读小学二年级就缀学,老子带儿子,老子行劫儿子站岗放哨 。儿子到了十七八,成了一名大偷,后劫银行,被判处死刑。在宣判那天,他痛苦万分,大骂自己的父亲毁掉了他人生。由此可见,这种扭曲的家庭教育带来的是恶果。
走出社会,孩子又是进了另一所无边无际的大学校。这个学校一方面可施展其才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学习社会包罗万象的知识,寻找生存空间,不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还要应对千变万化来自的家庭、婚姻、父母、朋友等千丝万缕的琐事。社会教育是广泛的,也是残酷的,有些经大浪淘沙后,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川东地区有位有志青年,出生于六十年代初,在他青春年华学知识的黄金时期,受过三次挫折:上小学,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上初中,碰上了“学潮”;上高中,正值“开门办学”。学到的知识自然是空虚无实。很有志向的他,走进社会大门后他不断学习,自修了大学课程,取得自考毕业证。参工后,首先从事了教育事业。由于他工作成绩卓著,被提拔为学校校长。几年后,他又被聘为县报编辑。后来,建立新区后,他再被地区聘为报社执行主编。2000年他进入成都,被省报看中,做了省报编辑部作主任。近年,他被中央媒体派驻川记者站负责人。在他档案里还记录了他非凡的成就。被省上评为高级技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被国家卫生部驻川媒体聘为记者站站长;近几年编辑出版了十多册专著。
又一例子: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山区农村青年李某,2000年南下打工。开初,在一家外资企业当业务经理,由于他勤学好问,不断开拓,业绩斐然,后被提拔为副总经理。在作副总期间,企业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7年又被推任为总经理,年薪100万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忽视。要培养跨世纪的国家栋梁之材,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