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只有走創新之路,不斷開發好產品,才能贏得市場。”這是記者近日在成都市府天新材科技有限公司采訪時,總經理藍亭道出的一句肺腑之言。
回顧十年來的創業歷程,藍亭感慨地說,公司的開辦,其實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過去,他是成都電視臺的記者,在“成都市第二屆科技節”采訪時,碰上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講起煉鋼廠用的“耐火磚”項目一事,他很是感動,第一句話便問這個項目究竟賺錢不?同學態度堅定地回答:肯定賺錢。藍亭二話沒說,辭去多年的記者工作轉向對這項科技成果的開發轉化工作。
當時正碰上武侯區政府招商引資政策剛出臺,分管企業的副區長得知藍亭準備開發耐火磚項目后,便鼓勵他一搏。不久,副區長和科技局同志召開專門會議,為他協調解決了成果轉化的啟動資金和廠房征地等難題。有了區里和科技局的支持,藍亭如魚得水,立志在企業發展中大顯身手。
企業要發展,科技必先行。
藍亭首先決定實施“打造透氣磚世界品牌產品系列化戰略”。他一方面帶領科技人員對全國鋼鐵行業耐火磚需求作了詳細的市場調查。同時,又對耐火材料中存在的技術難題,和科技人員一道提出了改進思路。
鋼鐵行業有句行話:“鋼好煉,硫難除”。因為硫是鋼鐵中的有害雜物,含硫較高的鋼鐵在高溫進行壓力加工時容易脆裂,通常叫“熱脆”,這會直接影響到鋼鐵質量。所以,不少鋼鐵廠為了除硫,要采取鐵水脫硫(預處理)、轉爐脫硫和鋼包脫硫等復雜的工藝,花費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除硫的最好時機是在預處理階段。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府天公司長期與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武漢科技大學、鄭州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緊密合作,聘請研究院的專家作技術顧問,聘請軍工企業退休的高級工程師作為常年顧問。有了這樣一支雄厚的科研隊伍,加上先進的生產裝備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手段,公司終于在2006年成功研制了除硫效果極佳的脫硫鐵水包透氣磚耐火材料裝置,并獲得了國家專利。
該裝置生產的產品用于煉鐵時在鐵水包底部通過透氣磚向鐵水包里鼓入氮氣,可均勻鐵水溫度及成分,去除夾雜并避免挂渣。經過精煉可以提高鐵水潔凈度(鋼鐵中含硫濃度由100ppm降到20ppm),減輕了轉爐以及鋼包精煉的壓力,降低了冶煉成本,減少了鐵損。這一科技成果產品,經武鋼二鋼廠和西昌新鋼業進行試用后,達到了滿意的效果,不僅節約了除硫成本,而且鋼材質量也大大提高。據統計,僅武鋼二鋼一家使用該產品,生產一噸鋼材可節約8元,一年可節資2000多萬元。目前全國年粗鋼產量為30000萬噸,如此項成果能在全國鋼鐵行業普遍推廣的話,可為企業年節支增收數百億元,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不斷創新,走自主開發之路。自創立以來,府天公司還根據市場需要,先后開發出了“高溫陶瓷氣洗系列(透氣磚)”、“鋁———尖晶石———莫來石自流澆料”、“FT埋弧渣發泡劑”和“高強鋯剛玉———尖晶石后質鋼包透氣磚投補料”等多項科技新產品。其中“鋁———尖晶石———莫來石自流澆料”,2002年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公司還先后獲得了耐火透氣磚防漏鋼裝置、鐵水包透氣磚耐火材料制造方法兩項專利技術。
功夫不負苦心人。昔日靠十多萬元起家的府天公司,如今已走出了國門,產品暢銷國內外,年產值達億元。15年來,府天公司已為國家納稅達1000多萬元,并被評為四川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鼓勵類產業企業、“武侯區重點企業”、“武侯區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武侯區納稅大戶”。藍亭告訴記者,公司年增速都在30%以上,去年實現銷售收入7000萬元,今年更有望突破億元。他預計再奮斗5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稅利達5000多萬元。
“只要咬定科技創新不放松,積極開拓市場,打造‘府天’品牌,走效益型發展之路,時刻為冶金行業的清潔生產提供優質的耐材產品和服務,小产品同樣可以占领大市场!”藍亭對府天公司的未來充滿信心。